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刘波
暑气渐消天渐凉,共话七夕爱意长。2023年8月22日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传统的七夕节。北京京剧院在吉祥大戏院隆重推出应节戏《牛郎织女》,为戏迷们送上衷心的祝福和初秋的清凉。
(相关资料图)
《牛郎织女》剧照,王茜饰演织女,王超饰演牛郎 婉拉黛 摄影
牛郎织女的传说,可谓家弦户诵,妇孺皆知。它以绮丽的想象寄寓着广大民众的爱憎、理想与追求,历经千载演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难以企及的美的典范。美丽善良的织女和朴实敦厚的牛郎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理想中真善美的化身。最简朴的男耕女织,厮守田园,传递的是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坚贞情感,恪守的是一份对爱的永恒承诺,是人们对幸福恩爱生活的终极渴望和追求。优秀张派青年演员王茜饰演的织女,美丽端庄,温柔贤惠,不爱天上神仙生活的清寂,不畏天庭王母淫威,勇于追求人间爱情,“只羡鸳鸯不羡仙。”优秀青年小生王超出演的牛郎,忠厚老实,勤劳乐观,他属意织女,但为天庭所不容,被贬下凡;而织女也受到惩罚被禁足织绢。所幸天庭不全是冷却无情,金牛星同情他们的遭遇,鼎力相助成就他们的人间姻缘。他先化身为牛,陪伴在牛郎身边,又指点牛郎找到在人间戏水洗浴的织女,让他们过上人间百姓倾慕的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并育有一双儿女。不幸的是王母出巡发现二人成婚后,怒不可遏,令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庭。已经知晓此情的金牛星,展现大义美德,牺牲自己,他割下牛角助力牛郎携一双儿女追上天庭。怎奈,王母不为所动,她残忍的在他们脚下画出一道银河,令二人隔河相望却不能相聚。百万鹊鸟被他们的日夜哭泣感动,鹊王带领众鹊鸟拼力和天兵争斗搭起了鹊桥助其相见。王母见鹊鸟们越战越勇,不可阻挡,无奈之下,只得应允每年七月初七,让他们夫妻相会。该剧剧情紧凑,人物众多,文武齐全,王母冷漠威严,维护天规,拆散姻缘,令人憎恨;牛郎嫂嫂嘎氏好吃懒做,挑拨兄弟分家,诙谐幽默的现挂,引发全场笑声;鹊王仗义率领众鹊鸟和天兵的打斗,枪花飞舞,跟头翻新,精彩过瘾;宽丝带虚拟成的天河骇浪滔天,令人望而却步;金牛化身的老牛身形,通人性,任劳任怨;他们一起努力以一棵菜的精神完美的演绎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为广大戏迷带来极大的美的享受,赢得观众阵阵叫好声和掌声。观众席上有很多年轻人,也有持手机不断拍照的外籍观众。这七夕前漫长的期盼和等待终于在今天成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的圆满,这份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令人感动。七夕节,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朝,又名乞巧节、女儿节。古代女子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们亦会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关七夕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周时期,见《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直到汉代,该节日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另外,《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至此这个恋爱故事有了比较鲜明的轮廓。《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无法排解的满怀愁绪,戚戚然充满缠绵与悲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而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阕《鹊桥仙》更令人过目难忘,成为经典诗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既然无从化解强权对爱的无情打压和阻拦,那无尽的绵绵相思,倏然而逝的甜蜜相逢,以及对爱情和婚姻的坚持、坚信、坚守就被提升到了理性的高度。词人把漫长的殷殷期盼,一刻值千金的甜蜜的短暂团圆以及令人心碎的别离化作超然甚至是超脱的金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克制和隐忍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被历代文人不断吟咏的美丽的文字在一方舞台上被伶人们鲜明、立体的呈现给了观众,充满视觉和听觉的冲撞力,得以代代传承,且经久不衰。
王茜饰演织女 婉拉黛 摄影
梨园中许多剧种都有牛郎织女故事。京剧《天河配》也叫《牛郎织女》,是1917年由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编演的。四大名旦以及许多名家都演过。北京京剧院此次演出对该剧进行了挖掘整理,分成被贬下凡,无奈分家,天宫思凡,金牛牵线,莲池重逢,触怒天威, 分钗破镜,天庭抗离,鹊桥相会九场。王茜扮相俊美,声音甜美,她饰演的织女,端庄大气,美丽善良。在表演上,情感展示细腻,层次分明,有出场时和牵牛羡慕人间美景和向往人间生活,谨慎交谈、互通心曲后的羞涩;有牵牛遭贬,被迫分离时大胆的表白和担当。张派悠扬婉转的唱腔在天宫思凡一场得到很好的展现,那低回婉转体现的是被禁足织绢时的绵绵相思,那高亢入云是对被迫分离的愤懑和控诉。张派以曲调轻重,快慢繁简的对比手段蓄势,造就不可遏制的旋律发展,让人感到美的同时也体味到内心的情感变化,颇具张力。戏水时的优雅昆曲唱腔和美丽身段凸显出摆脱天宫束缚,在人间享受临水照镜的轻松和自赏。当然还有发现自己衣裙不见时的惊慌;在得知是金牛星出面做合时的喜悦,更有二人男耕女织,举案齐眉,生儿育女的心满意足,满满的幸福惬意在心头流淌,在眉尖荡漾。无奈这幸福太短,王母生生的把他们拆散。王超扮演的牵牛星,俊朗飘逸,儒雅中透着率真,勇于追求爱情,大胆向织女表白心迹,被王母发现而被贬下凡。在人间,他与牛为伴,是牛郎,勤劳、善良、淳朴,尊兄敬嫂,无奈其嫂好吃懒做,挑拨分家。在金牛星的点拨和大力协助下,他和织女缔结良缘,过上和美的日子,心满意足。王超的表演,无论是念白还是演唱,颇有姜派小生风范。他师承萧润德、于万增、刘耀春、李连仲、江其虎、包飞、张尧,并于2023年拜著名姜派名家林懋荣先生为师,成为姜派再传弟子。天庭抗理一场是王母、织女和牛郎的精彩对手戏。王母派金甲神和银甲神帅天兵来捉拿织女,织女在反抗和奔跑中有膝步前行,水袖翻飞,牛郎肩挑一双儿女在后面紧紧追赶,被天神阻挡之中穿插着双人疾步跑圆场,这些表演强有力的渲染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紧张的氛围。织女,王母和牛郎的“鱼衔尾”对唱,赢得观众的叫好和掌声。王母:天宫安逸你不享,织女:情愿人间把苦尝;天宫冷却仙虚伪,牛郎:怎比人间情谊长。王母:天规森严屡犯上,织女:恳求放过我夫郎,牛郎:夫妻恩爱难割舍,情愿与卿难同当。大胆且向虎山闯,王母:蚍蜉撼树太猖狂。牛郎用最朴实的语言回敬王母,“你住了吧,我只知道要我媳妇儿,我的一双儿女要他们的母亲!”是啊,嗷嗷待哺的婴孩多可怜啊。王母对二人的辩理恼羞成怒,她也不再理论,而是发天威从头上抽出簪子,顺手画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银河,顷刻间令他们妻离子散。织女面对横亘于面前的滚滚波涛豪不畏惧,一曲高歌入云端,其心昭昭:“要见儿夫难上难,只要真情终不变,天长日久自团圆,海可枯,石可烂,任凭千难与万险。不怕银河来阻拦,总有那乌云散尽见青天。”戏迷们大声叫好,感动里透出唏嘘。长相思,催心肝!二人隔着银河日夜哭泣。他们对爱情的坚守感动天地,万千鹊鸟奋力筑桥,让天堑成通途,为他们争取到每年一次的相聚机会。这虽然不是观众乐见的大团圆结局,但一年一聚会足可以安慰相思之苦,生活中终归有所期盼。王茜表示她很喜欢这出应节戏,不仅仅书其寓意,这里还有院、团领导的大力支持,还凝结着整个剧组的巨大付出和心血:刘耀春担任艺术指导,总览全戏;易小龙负责音乐唱腔整理还兼任琴师,把演员的演唱包裹的严严实实;杨广同担任打击乐指导,为整出戏烘托气氛,恰到好处;谢皓,汪宇是整出戏的舞蹈、武打编排,让观众体验满台生花的美感;赵佳佳是鼓师,檀板清脆,鼓声响亮,很有乐队总指挥风范。全体演职员都泡在排练厅,加班加点,为了能够让这出戏呈现更好的效果,大家各出己力,甚至在演出前,还在一起当“织女”,在化妆间把一个个“星星”缝在“银河”上,虽然那条河阻断了双星团聚。借此戏,祝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都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七夕不是一夕,是朝朝夕夕,是要珍惜。9月11日长安大戏院还有一场演出,喜欢牛郎织女故事的观众可以在金秋时节继续欣赏国粹的魅力。
王茜是北京京剧院一团优秀青衣演员,宗张派。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承吴纪敏、丁士娥、范雅静、沈世华、张毓文、韩冬青、王瑾、岳芃辉等老师。2013年拜京剧名家王蓉蓉为师。2014年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综评第一的成绩毕业,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擅演京、昆剧目《玉堂春》《彩楼记》《秦香莲》《大探二》《望江亭》《状元媒》《游园惊梦》《百花赠剑》《春香闹学》《蝴蝶梦说亲》等。
王茜饰演织女 婉拉黛 摄影
2009年获全国戏曲红梅大奖优秀少年奖。2014年获中国戏曲学院一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16年参加香港艺术节并主演《望江亭》一剧。她还获得北京京剧院第四届“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邀请赛人气比拼第一名。曾多次参加并主演国内外、电视台、剧院等重要演出,如:“APEC”峰会、中国京剧节开幕式演出、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纪念张君秋大师百年诞辰活动演出《彩楼记》,第三届关汉卿戏剧节演出《大探二》,“月夜非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专场演出,“京韵红楼”音乐会等。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中山音乐堂等重要演出中担任主要演员,并获得行业内外一致好评。
王超是北京京剧院青年小生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承:萧润德、于万增、刘耀春、李连仲、江其虎、包飞、张尧等。2023年拜著名姜派名家林懋荣先生为师,成为姜派再传弟子。善演剧目《牛郎织女》《温凉盏》《玉门关》《奇双会》《群英会》《彩楼记》等。新编剧目《大圣归来》《河东狮吼》《红楼梦之风月宝鉴》《新荷珠配》。